当前位置:必读小说网>都市言情>黄金瞳> 第二百六十五章 昆仑山采玉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六十五章 昆仑山采玉人(1 / 4)

第二百六十五章 昆仑山采玉人 “阿迪拉,这是我的一个晚辈,带他来见识一下玉石大王的风采的,小庄,你叫他田伯就可以了……”古老和来人拥抱过后,拉过身后的庄睿,给来人介绍了一下。 庄睿打量了一下对方,这位田伯身材不高,有点消瘦,不过满头黑发,双眼有神,如果不细看脸上的皱纹,乍然看上去,不过五十出头的样子,不过庄睿知道,他比古老爷子还要大上两岁呢。 庄睿以晚辈的礼节和田伯聊了几句之后,众人向机场外面走去。 到了机场外面,已经停了几辆车在等着了,庄睿和古老爷子是分乘的两辆车,他被安排在后面的一辆越野车上,开车的是个四川小伙子,叫张大志,比庄睿还小上两岁,以前就是在新疆当汽车兵的,退伍之后就留在当地开车了,人很健谈,对庄睿的话是有问必答。 在车上庄睿得知,这个叫做阿迪拉的新疆老人,是维吾尔族人,今年六十二岁,这是他的维族身份,他还有个汉名,叫田大军。 在新疆玉石界,阿迪拉可谓是人皆众知的传奇式人物,行内的人都尊称他为“玉王爷”,可见其在新疆玉石界的影响力了。 八十年代初期的时候,由于新疆玉石经历了数千年的开采,资源极度萎缩,昆仑山一线的玉石矿纷纷倒闭下马,行业内都称:和田玉矿资源已经枯竭了,引得玉石界一片恐慌。 当时的阿迪拉凭借着多年在昆仑山采玉的经验,率先提出:“和田玉是按西瓜滕状分布”的地质理论,使和田玉的采矿业峰回路转,绝处逢生,新矿点不断涌现,产量年年攀升。 阿迪拉现在以“中国和田宝玉石专家”的身份,出任国家玉石协会常务理事,这个常务可是要比庄睿的那个理事,分量重的多了,而且还兼任着新疆玉石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务,所领导的公司成为新疆玉石行业的龙头老大。 “就是因为这个,你们才称他为“玉王爷”的?” 按张大志的说法,距离阿迪拉住的地方,还要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庄睿也想多听听阿迪拉的故事。 “老爷子可是神人,这当地人都传说他是火眼金睛……” “火眼金睛?!” 庄睿闻言愣了一下,脸色变得有些古怪,话说这词用在他身上还差不多。 “可不是啊,老爷子手下有十几个采矿队,就在去年的时候,他看好了一个矿点,可是矿坑道往里面掘进去了60多米,都不见出玉的影踪,很多人都急了,说是个废矿,老爷子力排众议,坚持往深里又挖了两米,嘿,你猜怎么着?” 张大志提起玉王爷的故事,那是眉飞色舞,自问了一句,也没等庄睿回答,接着说道:“就这两米的距离,奇迹出现了,整整采出来四块大玉,最大一块重达十吨。 还有更神的呢,在还没看见玉的影子之前,老爷子就曾经预言:这窝矿能采60吨玉,果不其然,采完一算,整整61吨,庄哥,你说这不是火眼金睛吗?” “真有这么神?” 听完张大志的话后,庄睿都在心里怀疑了,这老爷子是不是和自己一样,都能看穿物质的表面,看清里面的实质啊? “当然了,咱们玉王爷十多岁就上昆仑山采玉了,这几十年下来,在新疆这地界上,就没人敢说比他还厉害的。” 张大志对自家老板很是推崇,又说道:“在新疆这地方,对玉石和玉器的鉴别方面,王爷就是权威。他能一口气说出所见玉器的真假、优劣、产地、价格。 和田地区的贩子销售籽料,外地和老爷子熟悉的买家,总是会打电话请他到场的,只要老爷子一开口报价,那就是铁板定钉了,卖家不再“漫天要价”,买家也不“就地还钱”了。 知道为啥不?这一是权威效应,二是诚信程度,三就是人格魅力了。” 张大志这话说的很是顺溜,看样子不止是和庄睿一个人聊过了,说话的时候,脸上满是自豪的表情,仿佛能给玉王爷开车,也是一件倍有面子的事情。 “那他还请古老爷子来干吗?”庄睿有些不解,按照张大志的说法,阿迪拉在软玉上面的鉴赏造诣,绝对不会比古老差的。 “不知道,反正古老去年这个时候也来了,应该是找矿队上山,特意邀请古理事长来的吧?”张大志的话和古老所说的有些不同,看来这次来的目的,绝对不是只为了鉴定一块玉石。 “找矿队?不是采玉队吗?” “不是,每年这个时候,都会组织几个队伍上山寻找矿脉的,而确定了矿脉之后,才会派出采玉队,分工不同的,不过也有一些采玉人,专门采山流水料子的,那需要满山的跑,很辛苦的。” 张大志给庄睿解释了一下两者的区别,他在新疆呆了不少年头了,有时候也跟采玉人上山去碰碰运气,要知道,如果能找到一块好玉料的话,那这一辈子就是吃喝不愁了。 相对而言,寻找矿脉和零散的采玉人要更加辛苦,他们要顶着烈日高原反应,在深山里寻找玉石,有时候往往都要进山数月之久,到了冬季才从山里出来。 …… 车子穿过和田市,开到了郊外,从一处像是农场的地方开了进去,庄睿发现,在大门旁边有一个岗哨,两个年轻体壮的小伙子站在门边,最让庄睿吃惊的是,他们背后居然背着一把枪。 “大志,门口的那两人,也是部队的?” 庄睿看那两人身上传的衣服,是一身迷彩服,但是并没有肩章和军衔,只是在光天化日之下敢持枪,应该是国家部门的人吧? “不是,庄哥,那两人是护矿队的,都是在公安部门登过记,有持枪证的……” 张大志出言给庄睿解答道,在和田玉矿附近环境比较复杂,不仅是当地人开采玉矿,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淘金者,人多了就难免会良莠不齐,也有些人铤而走险,做些没本钱的勾当。 所以一些大的玉石商人,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必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