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网>都市言情>黄金瞳> 第七百六十九-七百七十章 真假(三、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百六十九-七百七十章 真假(三、四)(1 / 3)

第七百六十九-七百七十章 真假(三、四) 放在一年多以前的庄睿,应该不会想到要去照顾皇甫云的情绪,即使是现在,庄睿也非常缺乏企业管理的经验,缺乏安排指挥下属工作细分化的能力。 庄睿不相信,也知道自己不是书上写的那种虎躯一震,八方豪杰来投的人物,他所能做到的,就是给予自己的员工以尊敬,让他们感觉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享受创造财富过程中的乐趣。 不管是皇甫云还是赵寒轩,甚至包括了秦瑞麟的吴经理,庄睿都给其很大的职权,在一些非重大决策上,庄睿完全不会去指手画脚,基本不干涉各个产业之间的日常管理。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庄睿不算一个出色的经理人,但是他绝对能称得上是一个很称职的领导人,最起码手下每一个产业的职业经理人,都在开足马力为庄睿赚钱,原因就是,他们得到了足够尊重和满意的薪酬。 “谢谢庄总……” 皇甫云见到庄睿能留心到他刚才被拒之门外这个细节,心里也是非常感动,现在这年头,还有几个老板能去顾及员工的感受? 在此刻,皇甫云对庄睿这个比自己小了好几岁的年轻老板,是发自内心的感到敬服。 “呵呵,老兄,啥时候这么客气了……” 庄睿轻轻的拍了拍皇甫云的肩膀,转脸看向李总,说道:“李总,招待不周,还请见谅……” “哪里,哪里,庄总实在太客气了……” 听到庄睿的话后,李总有些受宠若惊,论起古玩行的地位,面前的这个年轻人,曾经发起过全国性玩家藏友的聚会,论起钱财,别人一个博物馆就投资好几个亿。 而要论社会地位,李总就更没得比了,他对于现在身处的这个地方,以前只有景仰的份,做梦都没想过自己也能进入其中。 李总已经暗下决心,这次就是自个儿往里面贴钱,也要促成此次生意,即使把这些物件送给庄睿也在所不惜,要知道,花两千万能结识庄睿这个人,在李总看来,是非常值得的。 一号楼的布置奢华而又不失格调,看的李总目不暇接,心中思付着回家也把自个儿那房子重新装修一下,提高下自己的品味。 庄睿叫人开了个包厢,招呼李总等人坐了进去。 几人坐定后,两个相貌秀美的服务员进来,问过客人的需求后,上了饮料就退了出去,这会儿还是上午,想见那些明星们,却是要等到晚上的。 “李总,很感谢您亲自来京,客套话咱们就不多说了,还是看看东西吧……” 庄睿开门见山的说道,现在对于鉴定古玩,庄睿更多是在享受鉴定过程中的乐趣,是以并没有直接用灵气去观察那两人所的皮箱。 “应该的,应该的……” 李总忙不迭的点着头,招呼那两个人将皮箱拿到桌子上,说道:“这东西是我一个关系不错的老朋友送过来的,他也是经人委托出手的…… 据说这批东西,是早年清朝的时候,江南一个盐商大族传下来的,一直被搁置在地下室里,近年翻造房屋,才得以问世,庄总您先看看……” “哦?这倒也好好看看……”庄睿微微颌首。 听到是清朝盐商留下的东西,来历倒是能说得清楚了,要知道,在清朝,江南盐商,安徽徽商还有山西的钱庄,这可都是富甲天下的大资本家。 而且这几家,还都是垄断性的,其地位和现在的银行、电信产业差不多,全都是霸王条款,您爱用不用,根本就没有竞争的对手。 古代士农工商的传统,也是由此时发生了改变,这些商人的地位极高,甚至小能干涉官员的任免,大则可以动摇国策,把持着国家的命脉。 有钱自然要装风雅了,加上盐商又在江南繁华之地,为了不让别人说自个儿没文化,一个个都包装了起来,家里用的,墙上挂的,都是有讲究有来历的。 要说在那会,皇帝是全国最大的***家,皇宫是最大的博物馆,那么这些商贾官员们的家里,也能堪称是一个小型博物馆,没见曹大官人被抄家的时候,收缴国库的金银珠宝,那都是论车算的。 所以这批东西,如果真是那会的老宅子地下室遗留的物件,几十件之多倒也能说的过去。 庄睿正要查看物件的时候,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哎?不对啊,这些东西既然是家传的,怎么不上拍卖行呢?” 虽然文物保***第五条明文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地下、内水和领海中遗存的一切文物,属于国家所有,但这是老宅地下室挖出来的东西,是应该属于这个家族的,这可不是挖坟掘墓的来的物件。 “嗨,庄总,这宅子经历了上百年,换了无数的住户,哪里还能找到原本这批陶瓷器的主人?如果报上去的话,肯定会被收归国有的……” 李总是干这行的,俗话说干一行爱一行,他不但对国内的文物保***倒背如流,就是国外的考古相关法律,也是知之甚深,两相对比这么一解释,倒是让庄睿听出了兴头。 要说咱们国家的文物保***,法规倒是挺严厉的,只要是地下的物件,都是归于国家所有,但是执行起来,很是有点形同虚设的味道。 打个比方说,如果您哪天心血来潮了,扛把镐头,拎把铁锨,窜到田垄地头撒丫子开挖,就算刨出个银镏子、金元宝、玉如意什么玩意的,对不起,那是要上缴国家的。 当然,没人傻的会去上缴,这年头社会上流传的“要想富,去挖墓,一夜变成万元户”的说法,说的就是那些刨到东西塞自个儿腰包里的。 只要干上一炮不露馅,就能咸鱼翻身,就能土包子开花,就能盖楼置车养***姘小三勾搭小四了,这么大的利益,哪个不眼红啊? 所以国内盗墓猖獗,国人更是知法犯法地挖,明知故犯地挖,顶风作案地挖,抓不着就没白挖,你执法不力我就往死了挖,盗墓已经形成了产业链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必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