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网>都市言情>琐碎既幸福> 第1章 捡了个闺女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章 捡了个闺女(1 / 2)

过了段时间后,她的妈妈似乎不那么忙了,也开始能提前几分钟来接了,我们也就有了聊天的机会,我们也就这样真正地相识了。

她说她们一家刚刚搬到这个城市不久,工作下班的时间跟接孩子放学有点冲突,每次都需要请假,单位虽然是很人性化地为她行了方便,但偶尔还是会有事牵绊,所以她的时间并不是很靠谱。为此,孩子也没少跟她闹脾气,但她也确实没办法解决。

我问她:“你爱人和婆婆呢,怎么不让他们帮你一下呢?”

她无奈地说:“婆婆,压根不管这些,人家在老家守着几个孙子安享晚年,怎么说也不来,我妈身体不好,也指望不上,我们家那口子更指望不上,他跑业务经常出门,唉,熬着吧!”

她说话间坚毅的眼神,让同是女人的我深刻地感受到她的处境:让我觉得她很可怜,小闺女更可怜!

有戒备心、懂礼貌,这就是我对这小闺女的第一印象。

透过她水汪汪的眼睛可以看出:已经没有了刚才那戒备心,取而代之的是踏实。

她很快就吃完了那个巧克力,用舌头舔了舔嘴唇上的残余,然后看了一眼远处玩的儿子,她用天真的表情对我说道:“阿姨,我叫悦悦,小班二班的,你们家的孩子是小哥哥还是小弟弟呀?”

看她挺机灵的,就拉着她坐在了花池上,跟她聊了起来。

她很健谈,那一会的功夫,比我儿子跟我一天说的都要多很多。

后来慢慢放学了,孩子们按照班级顺序排着队地在往门口走,一个个都被接走了,没有轮到的班级孩子,都眼巴巴地看着门外,仔细地辨别着人群中他们所期待的身影。

儿子出来后说饿了,我就给他吃了点准备的零食,整理好书包正准备走,见学校里只剩下小闺女一个小朋友了:她双手紧紧抓着大门上的钢管哭的稀里哗啦,老师哄了会似乎也见效甚微,见老师岁数小,我就想:老师应该还没结婚呢吧?可能不真正懂孩子。

于是我就跟老师说:“老师,让我来试试吧,没准我可以哄好这孩子。”

在我的坚持下,老师让看门大爷放我和儿子进学校了。

我蹲着给小闺女擦了擦眼泪,尝试着问她叫什么名字。

十多年前春季的一个午后,我跟往常一样:骑着我的踏板小摩托,在儿子放学前十分钟左右,来到学校的门口,等着接他放学。

由于孩子们都已经磨合一学期多了,他们彼此都不再陌生,虽然有点“小团体”的存在,但并不影响他们间的友谊:毕竟,幼儿园的孩子们社交还是比较单纯的。

从儿子每天跟我讲班级里的故事开始,我就开始慢慢留意他说过的每一位同学。甚至觉得哪个孩子比我们家优秀时,还会刻意地在等儿子放学时,请教那家长的育儿经。

等待总是很无聊,那个年头是没有如今的智能手机来帮助消磨时光,除了采用最原始的聊天方式打发时间以外,就只剩下耐心等待。毕竟,有些成绩优异的孩子家长,从来不会错过每个被奉承的时机:只要有几个认识的围在一起,她们就会眉飞色舞地表演着各种令人不舒服的夸张。

在一段时间交流后,我们这些充当看门神的家长,也基本都相互认识了:为数不多的陌生家长之中,她算一个,而且很奇葩的一个。

问了问她家住哪后,觉得离得不算

儿子在院子里玩的都不耐烦了,小闺女那个踩着风火轮的妈妈也才刚到。

见孩子在跟我聊天,她赶紧跑了过来各种道谢后,就带着小闺女飞扬而去了。

老师苦笑了下说:“这样的妈妈真的是少有,我当幼儿园老师这么久,第一次见这样的家长。”

经过了那次接触后,小闺女对我很是热情,我也同样很是喜欢她:只要她的妈妈没来之前,我都会拉着儿子一直陪她吃零食和聊天,直到她的妈妈来为止。

就这样,我们也算是挚友了吧?至少,她是这么认为的,她说我就跟大树一样,有我在她就很觉得踏实、很有安全感。

她对我的抵触很大,见我过去后虽然不哭了,一声不吭地就躲到了老师的身后,偷偷地歪着头看着我。

尝试了很多次,见她怎么也没有放下戒备,忽然想到包里还有个巧克力,于是就拿了出来问她:“小闺女,想吃吗?这个巧克力可是阿姨珍藏着的哦,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阿姨可舍不得吃,但是看你长的这么好看,阿姨觉得你最资格吃,所以想送给你吃,你觉得你配吃吗?”

她眨巴了几下嘴,思考了几秒钟后终于伸出了手,就这样接过巧克力吃了起来。

看她吃的津津有味,就问她:“小朋友,阿姨这个珍藏版的巧克力好吃吗?”

她可能是饿了,边认真地吃着、边微笑着对我说:“谢谢阿姨,你的这个巧克力真是太好吃了!”

好奇地问过儿子:你们班那个眼珠子大大的、梳着两个小辫子的女生她是哪的呀,她妈妈是干嘛的?

他似乎从小就不怎么爱跟女生玩,所以这个问题他给不了我想要的答案,我也只能继续保持着求知欲、等待着答案自己出现了。但每次依然只能看着她风风火火地出现,然后又风风火火地离去。

我的印象中,她就从来没有说准时、准点过:不是卡着点到,就是晚很久,反正每次出现都像是踩着哪吒风火轮似的、脚底生风,来去两匆匆。

真正跟这小闺女结缘是有次班级做手工,老师们表扬孩子们的时候,用的时间多了些,所以那天我们这些家长都在学校门口多等了会。

那天都过了二十多分钟,她的身影依然没有出现。

没有了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必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