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网>都市言情>琐碎既幸福> 第24章 游在苏州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章 游在苏州(1 / 2)

没等我们家眼镜回复,闺蜜老三就抢着说了:“买太湖石简单,但买这样的,恐怕就不是钱的事了,小少爷,咱还是现实点吧,哪天我给你找个小的太湖石玩玩得了。”

太湖石在皇家园林布景中是必不可少的,经过大自然鬼斧神工地打造,形状怪异,令人赏心悦目,是可遇不可求的,哪能那么容易就遇见心动的呢?

留园,走过了明朝、清朝,一路跌跌撞撞地被保存到了现代。三个朝代、三次被易主,遗留至今的一池碧波、一缕绿影、一片丹青、满幅山水画,它,依然在继续吟诵着昨日的风雅与情怀。

留园,随处都是美景与赞叹。

直到闭园,都没有能将留园逛完。

苏州游,本来是没有计划的,但在临买高铁票时,小闺女听到边上有人在说到寒山寺了,于是就想起了古诗《枫桥夜泊》,问“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里的寒山寺,是苏州的这个吗,如果是的话,她就想去看看。

难得,她对这些也能有兴趣,况且,苏州的景点也是很不错的,特别是古色古香的那些园林景点,极具江南古镇的特色。简单商讨了下,于是就多了个苏州游的行程。

下午到苏州,把行李扔酒店后,看时间还很充裕,直接就定了最近的留园作为苏州游的第一个景点。

只要是古建筑,儿子的兴趣就会表现的特别直接,而小闺女则也一样。不过,他们目的却不一样:儿子喜欢看建筑本身,而小闺女则是单纯地喜欢拍照臭美。

对四大名园之一的留园,儿子是仔细地看亭、台、楼、阁、轩、榭、廊、桥,虽然我们都怀疑他压根就看不懂那些,可能只是对那些黄、红、绿、蓝、灰的颜色搭配比较敏感,但我们这些质疑的声音并不能影响到他的热情,他反而饶有兴致地跟我说,这些木结构是有专业名称的,比如这个檐下交错的结构叫“斗棋”,每一层探出的部分叫拱,这个、那个支撑着的叫斗,整个组成叫斗拱檐棋。

重新走到外滩,白天的景色和晚上是不一样的,东方明珠塔的轮廓清晰可见,海鸥也在江面上自由自在地捕食着小鱼,不停经过的货船,更加是勾画出了水上货运市场的繁荣。

可能是每个男孩的身体里,都被注入了军事的基因,儿子看见北外滩码头上停着两艘大的军舰,兴奋地跳了起来,说什么也想要去看看。而小闺女则想到南京路步行街逛逛,然后在那再买点东西。可能,这就是男孩和女孩天性与本质的区别吧。

无奈,只能兵分两路了:我们家眼镜带儿子去北外滩,我们三个女的逛街购物。

一个半小时后再集合时,儿子表现的有点失望:没能更近地看到军舰,只是在相对较近的地方,看了十来分钟。毕竟军舰是有着严格的保密制度的,不是想近距离看就能近距离看到,虽然是意犹未尽,但儿子也觉的很满足了,对此,我们家眼镜用了“贪婪”这个词来表达了儿子当时的状态。

而我们在南京路逛街,除了买了一大堆衣服外,吃的更加是不要提了。好在,那些大的店铺可以直接帮忙打包发快递,这也给了我们很多的购物灵感:再也不怕买多了没法拿了,可以通过快递的方式降低这种不便,等到我们在外面玩一圈回去时,快递也差不多就到家了。

为了将留园的遗憾降低,也为了

到现在我都不懂那些结构到底是怎么区分的,更加不明白他究竟是什么时候学到这些知识的。直到今天,我就是在得到他的授权后,翻遍了他的笔记和日记,都没有找到源头的线索,似乎,忽然间他就悄悄地知道那些了,并且还表示出极大的兴趣。

只能认为他在学校或者电视上看过,并且入迷了,除此,关于兴趣的起源,无解!

讲解员说到楠木殿当初被日军当做马棚,饥饿的战马把楠木柱子啃食坏时,儿子愤愤地骂道:“哪都有日本鬼子作恶的罪证!”

对日本军国主义的恨,我不知道他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可能也是受我们家眼镜的影响吧:他看过很多相关的图片和纪录片,儿子也跟着看过不少,估计,仇恨就那样不知不觉地被种下了吧。铭记历史、吾辈当自强,做个有家国情怀、责任担当的中国人,挺好!哪怕是骂几句街,他对日本军国主义的态度,我还是很认可与支持的。

作为“留园三宝”的冠云峰,儿子很是喜欢,问我们家眼镜:“爸,我们能也买个这样的石头放到家里吗?”

人在旅途,时间也流逝的飞快,三天的时间里,除了城隍庙、外滩、四行仓库、东方明珠塔、迪士尼、野生动物园和豫园各种玩和打卡外, 就是在找各种吃的和狂买东西的路上,行程的节奏感,可以用“紧锣密鼓”来形容了。

小闺女在购物时,虽然有点任性,但也通过细节看出她好的一面,看似大大咧咧的她,也有心细的时候:这个是给姥姥买的,让她高兴了,就不害你了;这个给姨买的,让她也别记恨你和我妈了;这个是给舅舅买的,这样他才能更喜欢我,这个给妗子的,她肯定会很喜欢;这个给小姥爷,让他知道当初对我妈的好是值得的,这个是给小姥姥的,当初为了给妈妈送包子,骑车来回花费近五个小时,这些甜的,让她吃到心里都美滋滋的;这个酒给三姥爷,他爱喝酒,南方的酒他肯定没有喝过…….

女孩天生的爱购物,小闺女更加是将此天性发挥的淋漓尽致。

就单纯发快递而言,衣服等东西从上海发出了十几公斤,那些吃的更加是不知道具体有多少了。

好在上海的行程匆匆结束了,不然再待几天,卡都快给刷爆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必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