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5章 中秋(1 / 2)

“对,一家也用不了一窑,到时候我们可以合伙烧,这样还不累。”

白南浔听着村民的议论,心里也挺高兴的,这算是他给村里真正带来实惠的第一件事情,虽然自己烧砖也麻烦,但是比起外面的一分钱两匹砖。

这自己烧明显是更划算一些,一窑能出两万块左右的砖,那可是一百块钱,对于村民来说这是捡了大便宜。

村民们都套上麻袋,把砖背到牛棚旁边,这是距离近,如果距离远就要用牛车或者独轮车推了,猪场的地基边村里的泥瓦匠早就准备好了泥沙,砖一到就开始砌墙。

村民们看着快要到一百斤的猪,都干劲满满,没想到两个知青能把猪养得这么好,这到过年不得一家分几斤猪肉,以前他们养一年,也就是能刚刚达到大队收猪的标准。

“怎么样阿琳,看我这上的厅堂下得厨房的样子,是不是更喜欢我了?”

“别贫嘴了,做你的饭吧,锅都冒烟了。”

“冒烟了炒菜才好吃。”可惜了这是农村里的大铁锅,镶在灶眼里的,不然自己高低得颠个锅给她看看。

陈竹琳之前觉得白南浔还挺成熟的,怎么现在感觉他越来越幼稚了?是和自己熟悉了,开始暴露本性了?不过还好,自己也挺喜欢他这个样子的。

过了两天,终于可以开窑了,白南浔早早的就带着村里人站在砖窑边,成败在此一举了,把用黄泥封住的洞口打开。

“行,婶子,你歇着吧,三丫这是心疼你呢。看不得我在这坐着。”

“哈哈~还是南浔会说话,那婶子把灶房交给你们了,我去收拾屋子。”

“好勒,您就瞧好吧。”

陈竹琳看着白南浔穿着白衬衣,系上围裙,怎么看怎么觉得滑稽,而且他还耍宝。

“阿琳,你笑我?”

“可不是,只要你能动,都得去,你和叶知青啊,大丫啊都必须参加,读书的娃子们也都放假农忙;那可是抢收,粮食抢收不及时,如果遇到大雨,可就毁了,这一忙要一个月了,等把公粮交了,村里人都分了粮,才算真正的结束。”

“我明白了,那阿琳,你这几天给我们几个做个帽子呗,最好是能把脸都挡上的。”

“你一个男的怎么就这么讲究。戴草帽不就行了。”说着用自己的手肘杵了白南浔一下。

“我带草帽行,我不是怕婶子和你们,到时候秋收晒黑了怎么办。”

“都不想说你,知道了,等会儿就做。”

“南浔来了,没事,就是想起以前中秋节这天都是要开祠堂祭祖的,差不多就是现在这个时间了。可惜现在都不准了,这中秋节都不热闹了。”

以前的小陈家沟到了中秋节的前两天各家就开始准备祭品了,到了中秋节这一天,祠堂门口大摆筵席,全村的人都拿着自己家的贡品去祠堂。

祭完祖一起吃团圆饭,然后到了晚上一起赏月、祭月、打铁花;怎么现在这些规矩就成了封建迷信了呢。

“叔,会过去的。”白南浔也不知道怎么安慰陈敏学。说完把东西放在主屋,就去了灶房,看见陈竹琳坐着烧火,自己也坐在她身边。

陈竹琳没说话,但是自己的屁股往里面挪了点。

白南浔站在砖窑的最上面,看着下面的景象,心里闪过一丝满足感,相信不用等开放,小陈家沟的村民们日子就能过得不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果然里面一点余温都没有了,白南浔拿起两块砖,互相碰了碰,声音清脆,硬度也可以。

大喝一声,“起砖~”

“真成了?”

“成了成了,以后我们村盖房子就不用出去买砖了。”

“可不是,以后直接晒砖坯,岂不是我们小陈家沟家家都能住砖房了?”

“没有,我可没笑,你肯定看错了。”

陈竹芬本来想坐到自己大姐身边的,结果看见两人的样子,抖了抖。

“我去地里扯大葱。”

“二姐,等等我,我也去。”

白南浔看着两姐妹跑出去,这两个妹妹就是识趣,以后多给她们买点礼物。

“嘿嘿~”

白南浔在心里算着,这样的话怕是改天自己要去镇里一趟,买点十滴水或者藿香正气丸这些防暑的药品。

对了,应该去问问沈叔和管姨他们有没有防暑的药方,简单管用的,到时候在食堂里面熬就行了。

“大姐夫,你来做菜吧,你做的好吃。”陈竹丽想着上次白南浔做的菜,开口道。

“你这孩子,你娘我做的饭哪里差了?都吃了这么多年了,爱吃不吃。”杨翠云笑骂道,自己这三丫头就爱一口吃的。

“婶子,今天做点什么菜?”

“炖了一个小鸡炖蘑菇,锅包肉,还有几个小菜。你别理你叔,他每年到中秋节都这样;等明天就好了。”

“那我来给你帮忙吧。”

“你就坐着吧,二丫三丫都在这,那轮到你帮忙,婶子给你说,这几天吃好一点,马上就秋收了,那可是要脱层皮的,又是吃大食堂,没什么好东西。”

“秋收是全村人都要参加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必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