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网>玄幻小说>帝:山河少年行> 第238章 子玉牵制萧关,韩信拟做孤臣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8章 子玉牵制萧关,韩信拟做孤臣(1 / 2)

这两万铁骑犹如一把锋利无比的利剑,轻而易举地刺穿了周勃麾下那号称十万之众的庞大军队。随后,他们风驰电掣般地与荥城西面的汉军擦身而过。紧接着,季布毫不迟疑地率部向西疾驰两个时辰,而后迅速改变方向朝北挺进。

就在这时,樊哙亲自率领三千英勇无畏的将士在前方要道安营扎寨,恰好拦住了楚军北上的去路。面对强敌,季布毫无畏惧,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只消片刻工夫,他便率领部下攻破了樊哙苦心经营的营寨。

樊哙吓得脸色惨白如纸,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着,额头上冷汗涔涔。他瞪大眼睛看着眼前混乱不堪的战场,心中充满了恐惧和绝望。但作为一军统帅,他深知此时此刻必须保持镇定,于是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

樊哙迅速下达命令,收拢那些惊慌失措的溃败士兵,并驱使他们尽快集结起来。然后,他跨上一匹骏马,挥动马鞭,拼命抽打马背,向着弘农疾驰而去,希望能够坐镇城中稳定局势。

与此同时,季布则势如破竹,锐不可当。他率领部队一路冲锋陷阵,迅速攻占了渡口,并毫不费力地劫持了汉军的运粮船队。这一系列胜利使得季布士气大振,他决定乘胜追击。

面对吕马童的执拗,秦子玉无奈至极,只能强行出手镇压。

经过一番激烈厮杀,吕马童一直战斗到五更时分,最终因体力不支而倒下。

秦子玉怜悯吕马童勇猛过人,于是在紧要关头收手,并命令手下将其捆绑起来。

虽然吕马童被活捉,但仍有敬仰楚国的山民前往寻找龙且,将山中这场激战告诉给他。

龙且得知荥阳陷入危机后,立刻召见项庄共同商讨应对之策。

秦子玉率领着十万英勇善战的河东军,在萧关成功地拖住了龙且和项庄所统领的整整二十万强大的楚军。

与此同时,韩信终于抓住机会发动了荥阳会战。

周勃和彭越分别从南北方同时进军,这一战术让季布陷入了两难的困境,首尾无法相顾。

面对势不可挡的汉军主力,季布感到无能为力,于是决定派遣军司马吕马童前往萧关请求增援。

吕马童带领着三百名身经百战的楚军精锐,选择走一条偏僻的小路,企图绕过秦子玉的大军营地。然而,命运却总是喜欢捉弄人,他们恰好遭遇了正在巡逻山路的秦子玉。

季布果断地下达指令,让幸存下来的将士们登上船只,顺着河流顺流而下。他们乘风破浪,飞速前进,很快就抵达了萧关的背后。然而,就在季布成功返回萧关之际,龙且却突然产生了一种奇怪的感觉——仿佛自己正在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尽管手中多出了几万可供调遣的兵力,但龙且不敢掉以轻心。他绞尽脑汁,苦心思索如何才能坚守住这座关键的关卡,等待援军的到来。为此,他精心布置防线,加强城防工事,准备迎接可能到来的攻击。

另一边,韩信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终于攻占了荥阳城。正当他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的时候,却收到了周勃和樊哙战败失利、损失惨重的消息。这个突如其来的变故让韩信陷入了沉思之中。

由于季布的行动飘忽不定,难以捉摸,汉皇并没有立刻下令移营。相反,他选择坐镇弘农,表明自己对韩信的信任和支持,并承诺不会干预韩信的军事指挥。这种坚定的态度给了韩信一定程度上的自主权,也让他感受到了来自皇帝的信任和压力。

韩信攻占荥阳后,并没有立刻对部下论功行赏或惩罚过失,他决定亲自返回弘农,向汉皇交还兵符,表示自己对皇权的尊重与忠诚。

龙且焦急地问:“目前四十万汉军正全力攻打荥阳城,季布独木难支。项将军对此有何看法?我们应该怎么办才好?”

项庄沉思片刻后答道:“龙将军,荥阳城恐怕守不住了。依我看,倒不如传讯给季布将军,让他率军撤退至萧关据守。”

龙且叹道:“汉军大将秦子玉就卡在萧关西面,季布兵力不足,根本就没有办法突破。不如让他自己决断,寻觅撤退时机和路线。”

项庄同意了,立即安排斥候将命令送到了荥阳。

季布接到撤退命令后,略作思考便拿定主意:先朝着荥阳城南侧发起猛攻!此刻正值上将军周勃犒劳三军之际,谁也未曾料到会有敌军来袭。说时迟那时快,只见季布率领着他那两万精锐铁骑如旋风般席卷而来,杀得汉军猝不及防、狼狈不堪。

吕马童对自己的勇武充满自信,毫不犹豫地率先向秦子玉发起了攻击。秦子玉也迅速做出反应,立刻展开回击,两人之间的激战瞬间爆发。

这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持续了整整三百个回合,双方都展现出了非凡的武艺和顽强的斗志。河东军全体将士奋力抵抗,不给吕马童丝毫喘息之机,最终,三百名楚军精锐全部壮烈牺牲。

尽管吕马童并未战败,但他已经失去了所有的部众,仅凭自身力量已经难以与汉军精锐对抗。

秦子玉劝解道:“吕马童啊,如今楚军大势已去,你为何还要如此顽强抵抗呢?这样做只会让更多无辜之人受到牵连罢了。”

然而,吕马童却丝毫不为所动,坚定地回答道:“楚皇对我有知遇之恩、再造之德,我唯有以死殉国方能报答这份恩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必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