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网>女频小说>权臣不请自来> 第二百五十八章 牵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五十八章 牵挂(1 / 2)

她对自己说,不能就这样放弃,她必须继续坚持。

不仅是为了找到顾承砚,更是为了不负他彼此间的深情。

半个月的时间匆匆流逝,沈露在关隘内的小摊已成为众所周知的地方。

她的医术精湛,加之她巧妙的手法,使得无数的普通百姓受益,纷纷传颂她的医术。

沈露的摊位前,每日都人潮涌动,有求医的,有看热闹的,亦有慕名而来的。

在连续几日的徒劳无功后,沈露感到一丝疲惫。

每当夜深人静,沈露才有机会静下心来。

她便会小心翼翼地取出那封顾承砚在前往边关之前寄来的信。

信中的字迹已因她频繁抚摸而显得有些模糊。

然而每一个字每一个句,依旧清晰地刻画着顾承砚的牵挂。

每个前来求治的人,沈露都以细致入微的关怀对待。

逐一询问病情,同时巧妙地引导话题到军营的动态或近期的战事。

虽然沈露的小摊在关隘内声名鹊起,每日接诊的人络绎不绝。

然而关于顾承砚的确切消息却依旧无从知晓。

过去的三四天里,她虽然从许多士兵口中听闻了关于边境的种种战事。

她融入这喧嚣之中,一边行走一边寻思着如何能在这茫茫人海中找到顾承砚。

虽然心中充满了急切,但她清楚,单凭一人之力在这样庞大的军营中找人,确实如大海捞针。

于是,她构思一计,决意在喧嚣的街上摆设摊位。

扮作草根郎中,以医术为名,借此搜集信息,或许能觅得顾承砚的行踪。

随后沈露自己手制一简易摊桌,陈列上几罐自制的草药及几本古旧医书。

沈露轻轻安抚着那位母亲,仔细地观察孩子的症状。

在详询病情后,她从草药罐中取出几味药材,精心为孩子配制了一剂汤药。

她温柔地对母亲说:“这贴药要分三次服用,每次用温开水送下。”

“孩子若是出汗后,病情应当会有所缓解。”

妇人接过药,眼中涌出泪水,连声感谢,而沈露只是微笑着摆手,示意不必多礼。

梁武的眉头紧锁,内心的战火与外界的风霜同样磨砺着他的意志。

而此时,另一边的沈露历经千辛万苦,她终至大夏边界。

此地,群山环抱,云雾缭绕,风景虽美,却不掩其间危机四伏之实。

沈露静立高峰,眺望远方,山风吹拂她轻盈的衣衫。

她的面庞虽显疲惫,眼中却透出坚定之光。

尽管摊位日益繁忙,沈露却始终未曾提高看病的价格。

十文钱的标价在那里静静悬挂,仿佛一种默默的承诺。

一日清晨,市集尚未完全苏醒,一位憔悴的妇人带着其患病的孩子来到摊前。

孩子面黄肌瘦,显然病情不轻。

妇人焦急地向沈露解释着孩子的病症,其声音中满是无助。

信中,顾承砚言及战事的艰难,对未来的不确定,亦不忘嘱咐沈露顾好身体,不必过于挂念。

然而,更多的是他对两人重逢的期盼,以及对未来美好日子的憧憬。

这些字句,仿佛都蕴含着顾承砚的温度,每读一次,沈露的心便坚定一分。

虽然连日来的努力似乎未能使她靠近顾承砚一步。

但每当读到顾承砚的信,沈露总能从中汲取力量,重新点燃她的希望之火。

但关于顾承砚的具体行踪却如石沉大海,毫无音讯。

每当夜幕降临,市集的喧嚣逐渐散去,沈露便会收拾摊位。

独自坐在微弱的灯光下反复琢磨那些散乱的信息,希望能找到一线生机。

她知道顾承砚若还在边关,定会有所行动或指令传出。

然而所有的线索都似被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雾。

她改变了往日的装束,换上一身普通的布衣,

初日,天刚蒙蒙亮,沈露便将摊位摆在了关隘内一处人流较为集中的市场角落。

她摊前悬挂的牌子写着:“十文治病。”字迹工整,颇有几分古朴的风范。

沈露的医摊很快便在关隘内小有名气。

尤其是那“十文治病”的牌子,吸引了不少前来求医的百姓。

就在这时,一位年长的老人缓步来到摊前,他曾几次来此求医,并对沈

沈露知道,离顾承砚的距离,似乎已经越来越近。

日光渐渐西斜,晚霞染红了半边天际,沈露收拾心情,调整装备,决定趁夜色未深前赶往关隘。

至暮色四合时,沈露终于抵达关隘附近。此地已是大夏的边哨,侍卫森严,守卫严密。

沈露步入关隘,其内繁忙的街道上人来人往。

士兵巡逻的脚步声和商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构成了一副战时边关的生动画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必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