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网>历史军事>别人逃荒我咸鱼> 第151章 改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1章 改装(1 / 2)

另外两辆都做成了改良后的加长版,不仅如此,在林小月的建议上,心灵手巧的女性同胞们更是加装了不同长度的垂直方向遮阳布,更好的遮挡了从两侧斜射进来的阳光。

如此一来,两小只就彻底不愿意待在购物车里,纷纷提出要上板车避暑。

众人的眼睛是雪亮的,都看得出两小萝卜头这是图车子改装后的新鲜感,上赶着去凑热闹。

逃难路上苦,大伙有条件也就愿意纵容着些。怎么说都还只是孩子而已,自然希望她们能够更快乐的成长。

等车子改装好,重新按正常生理规律活动,众人感觉确实比晚上赶路更快上许多,起码能多走近十里地。

就是有一点,白天晒的太厉害了,怕骡子和牛闹脾气不肯上路,那该咋整?毕竟,牲口可是拉车载人的主力军,万一撂挑子,那众人可就头大了。

这点林小月也有准备应对措施。

先前是晚上赶路,没有必要支棚子。眼下若要改成白天赶路,顶棚就肯定不能少了。也不用多麻烦,就比照着先前整过的,周边用四根竹竿撑着,头顶铺上油布遮阳的方式。

只不过,原先就遮板车的部分。如今可以改良一下,前头做个加长,延伸到足够给牲口也遮到的长度。就像给人打伞似的,给牲口头上也打把伞,避免阳光直射,便能有效的降低下方的温度。

林小月在解释的同时,还用树枝在地上画出个倒装的梯形图样给众人看,方便众人理解。

而腾空出来的购物车则被拴在骡车后面缀着,如此一来,牛车上坐的都是女性,聊天的话题也多了,路上唠嗑唠嗑时间也好打发。

林小月平日里就是个话少的,抱着窝她怀里的小五,偶尔听听众人聊天,听腻了就观察周围情况,琢磨着到底还是慢了,就开始暗搓搓的想招法折腾。

主要还是结合晚上赶路看到的情形。

一是路上的流民如今为了避日头,都选择昼伏夜出。虽然都比较零散,没见到超过二十人的队伍,可这么下去,不保证不会遇上胆大或是有主组有预谋的队伍;

二是晚上赶路视野不佳,不能举火把,只依靠天幕上洒下的月光和星光照亮,看啥都黑布隆冬,模模糊糊,为了安全起见,赶路自然比较缓慢。

至于多的,能在山洞里消耗多少那就消耗多少,实在吃不完的,也只能忍痛舍弃了。

最后,一行人在离开山洞前,将砍下来的马头、马尾和扒下来的皮子,挖了个深坑埋了。

回到大路上,林小月四下看了看,发现没人在附近,就把没处理不准备带走的马肉,搁在路旁一处醒目的岩石上,这样至少路过的难民能够注意到,也算是她最大的善念了。

都是底层老百姓,想在这乱世活下去都不容易。

也不知是不是老天爷看他们一行人在路上太波折,接下去的两天赶路倒是没出啥大岔子。就是偶尔路过一些零星的难民,看他们有车又有粮,忍不住心跳眼热,但最多也就是瞅瞅,倒不敢真的上前找他们讨要吃食。

虽然白天晒的很,但改良后的遮阳棚很给力,挡下了阳光直射下大部分的高温。再加上白天视野好、路上难民少、障碍也少,赶起路来,自然比晚上赶夜路要更加顺利许多。

甚至,一连三天下来,连劫道的影子都不见一个,平静到让众人难以置信。

不过转念想想也能理解,如今的难民大多昼伏夜出,极少有像他们一行般不怕晒的,顶着炎炎烈日大白天的赶路,劫道

支撑杆的材料要考虑到牲口的负重问题,林小月建议选择耐旱且韧性较好的竹子,刚好这几天赶路时在路旁能时不时看到稀稀疏疏的竹林。

顶棚的油布若是不够大,可以用旧衣做个拼接,倒也不费多大的事。

基本上能想到的,林小月都跟大伙说了个清楚。

众人听着觉得可行,于是,在下一轮停下来休息的时候,便各自分工,开始给车子做改装。工程不大,乡下人的动手能力也强,一两个时辰下来,也就捣鼓的差不多了。

三辆板车都加了棚子,除了二狗家的板车做的是普通版。因为没有牲口代步,只是靠二狗纯人力推车,遮阳的棚子做的大小,只要把推车的二狗也遮住,就尽够了。

平均一晚上下来才走一二十里地,要走到州城,花的时间怕是比预估的要长上太多。

于是,林小月把自己的想法和大伙说了一下,同时也提出把赶路时间再倒回来,白天赶路。

众人闻言,只是略微沉吟,倒没有人提出异议。

如果白天赶路能更安全,视野更好,当然按正常作息来,大家肯定可容易接受和适应。

大夜班真不是人能承受的。

毕竟,逃难至今已经月余,还能驾得上车,且尚有余粮的人家,无论男女老少,都不会是啥好欺负的角色。

走了两夜,林小月观察了下路上的情形和赶路的进度,觉得还是偏慢。

如今的她因为负伤在身,只能和林老爹一样乖乖坐在板车上,不过坐的是乔大夫家的牛车。

乔大夫则被春杏赶去骡车上和林老爹作陪。

苗氏、二狗娘和总喜欢缠着林小月的小五,也都在牛车上坐着。自然,这边赶车的是春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必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