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网>历史军事>家兄朱由校> 第一百一十一章 落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一十一章 落幕(2 / 4)

“另外、把文册送给皇兄,让皇兄看看怎么处理这些东西。”

“奴婢领命。”见自家殿下开口,王承恩连忙接过了文册,随后就亲自将文册送往了乾清宫。

只是当他抵达乾清宫的时候,朱由校正在处理奏疏,而魏忠贤则是对王承恩笑道:

“王掌印稍微等等。”

王安没有被朱由校批准南下,因此魏忠贤的权利还只停留在东厂,他还需要维持和勖勤宫的关系,自然不可能对王承恩摆什么脸色。

这十个卫五个所一定要动,但是在动之前,朱由检需要去拜访一个人。

英国公张维贤……

想到这个人,朱由检微微眯了眯眼睛。

英国公张维贤,他掌握着五军都督府、以及京营的人马。

虽然在朱由检他自己看来、所谓的五军都督府和京营不过是土鸡瓦狗,但他目前还不想和勋贵翻脸。

【此案牵扯官员九十六人,胥吏三千六百七十五人,粮商四十七人,牵扯亲族两千五百四十一人。】

洋洋洒洒三百余字的总结还不算完,末了之后,陆文昭又补充道。

淮安境内淮安卫、邳州卫、徐州卫、徐州左卫等四卫三所未处理,临近凤阳府和兖州府这两地拦截饥民的六个卫,两个所也没有处理

也就是说、一共是十个卫、五个所,总计是六万一千户军户。

按照明初卫所兵一人五十亩的数量来说,这十个卫五个所,所牵扯到的是三百零五万亩军屯田。

这么想着、朱由检也不由有点脸红了,毕竟这就代表他又要薅好皇兄的羊毛了。

所以为了弥补,他只能希望淮安和徐州的贪官污吏和不法商贾能给点力。

勖勤宫内、他看着手里初步统计的文册,深吸了一口气后才缓缓打开。

略过前面一大长串表面话,朱由检直接把目光放在了最后几页的抄家所得上。

【泰昌元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所抄得脏银五十六万七千二百六十三两八钱六分三厘。】

“宣御马监掌印太监王承恩~”

魏忠贤见状,对外唱礼,而王承恩也小步走进了养心殿,随后跪下递出文册道:

“奴婢王承恩参见万岁,这是五殿下叫奴婢给万岁送来的南场文册。”

“嗯。”朱由校应了一声,魏忠贤也接过文册递给了朱由校。

朱由校就在享受着客氏按摩的同时,打开了手中的文册,并皱着眉一目十行的将文册看完。

旁边的千户吩咐道:

“调北镇抚司的一千人给沈炼,丈量徐州涉案官员、士绅粮商的田亩。”

“另外那些宅院府邸,不用等刑部的顾大人了,先抄家吧。”

“是!”千户作辑,并没有提出疑问。

说白了、眼下淮安和徐州的人已经成为了谁都不管的弃子,可能他们之中有被冤枉的人,但更多是罪有应得。

王承恩见状、倒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行礼致谢。

魏忠贤回礼后,走进了乾清宫养心殿内,对正在批阅奏疏的朱由校开口道:

“万岁、御马监掌印太监王承恩求见,说是五殿下御马监南场清查出来了。”

“嗯?叫承恩进来吧。”朱由校闻言,放下了手中的笔,叹了一口气。

在他身后的客氏见状,连忙上手为朱由校捏了捏穴位,让他舒服了不少。

不过要和张维贤谈清楚,就需要弄清楚一件事情。

这次淮北大饥案件,有没有南京勋贵的身影?

如果有、那么这无疑是和平裁撤顺天府、永平府卫所,以及徐州、淮安和凤阳、等地卫所的最好方法。

想到这里、朱由检合上了文册,将文册递给王承恩吩咐道:

“告诉陆文昭,好好给我调查淮北大饥中,有没有勋贵的身影。”

哪怕只算淮安府和徐州的四个卫,三个所,也牵扯到了两万五千四百军户,一百二十七万亩军屯田。

陆文昭在文册末尾询问了一下,对于十个卫五个所需不需要动手。

这个问题,在朱由检看到的时候他就已经有了主意。

动!必须得动!

只要把这十卫五所吃下,加上徐州和淮安等地民田,御马监南场就有六百多万亩耕地,即便和佃户七三分,再交田赋和加派银,最少还能剩下五百万石粮食的收入。

【山东府邸十三处,计六十四亩,河南府宅十四处,计一百零四亩,南直隶府宅三十六处,计六百二十七亩,浙江六处,计一百零九亩,江西五处,计八十九亩,北直隶……】

【总计府宅九十八处,计一千四百六十三亩,值银约两万四千三百两左右……】

【山东脏田五十六处,田契三万九千四百亩,河南脏田二十七处,田契一万五千三百亩,南直隶脏田五百九十二处,田契二百八十二万亩,江西脏田……】

【总计脏田八百零七处,田契三百一十九万三千二百亩。】

【共查抄藏粮一百七十二万六千四百三十五石二十七斤。】

末了、朱由校才开口道:

“南场所查抄银两,全部充入内帑,与秋税、加派银一同北运。”

“至于兖州府、凤阳府牵扯到的卫所,转告弟弟就不用了追究了。”

“徐州、淮安府的四个卫三个所分别裁撤,这点我会让人告诉五军都督府的。”

朱由校十分明白、自己弟弟想要一口气把涉案的卫所全部裁撤,但是他也知道、自己弟弟的想法太

更何况、他们要做的是帮助自家殿下,帮助万岁新设御马监南场,南场弄得越好,他们的地位也就越高,越容易得到重视。

因此、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锦衣卫在陆文昭的指挥下开始抄家、并将最基础的所有东西编撰成文册,叫人快马加鞭送往了京城。

当朱由检得到这本文册的时候,已经是泰昌元年十一月二十五了。

他在京城待了二十天的时间,只因为京察和淮北大饥的案件让他离不开身,深怕自家好皇兄不小心错杀了什么人。

因此、他错过了秦良玉领兵北上,好在过两天秦良玉就会带人轻装南下,前来京城领取招募新军的军饷,到时候可以见上一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必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