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网>历史军事>家兄朱由校> 后记(十五)绍庆盛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后记(十五)绍庆盛世(2 / 3)

其次是昆仑诸藩国,合计七千四百余万人。

最后是中东四藩,合计两千四百余万人。

户部尚书周栋认为,中东四藩常有叛乱,全因国内百姓近九成五皆为土民,因此要加大对四藩的移民力度。

同月,绍庆皇帝朱伯海朱批奏疏,对四国移民政策不设限制。

腊月十七,刑部尚书朱铖上疏,汇报了对于反抗绍庆新政,“两党”官员现状。

如果算上人口和人均收入,齐国国力大约是大明的六成左右。

但即便如此,国朝对齐国的移民通道却从未有过限制。

据户部的统计,国朝在绍庆七年向齐国移民一百五十七万,数量庞大,等于一些郡国的全国人口。

周栋认为,齐国的国力既然已经那么强大,那国朝可以暂停对齐国的移民通道,加大对其它土民占比过高藩国的移民力度。

他的这份上疏引起了庙堂之上群臣的关注,而绍庆皇帝朱伯海则是将事情暂时搁置,并下旨召见齐世子朱伯沐,试图与朱伯沐详谈此事。

腊月二十五,明太孙朱简焕驾车撞毁了一处民居的院墙,尽管他自称自己是太孙,但居民与衙役并不相信他的身份,将其带至宛平衙门拘留,秦国公李辅明为其交了修葺院墙的五百文钱。

绍庆八年三月,大明推行,并开始回收市面流通的大额银币,只保留一文到十文的铜币。

七月,定国联合蒙古国发动第五次西征,动用军队六万。

得知消息,瑞典与沙俄向丹麦、神圣罗马帝国求援,两国出兵十二万支援北方联盟。

九月,东欧爆发大暴雪,定蒙联军撤退。

十月,绍庆皇帝下旨,将留在欧洲及奥斯曼等诸国的百姓剔除籍贯。

绍庆六年三月,神圣罗马帝国与英国、法国、西班牙、荷兰、葡萄牙签署维也纳互助条约。

五月,西京城电车线路铺设完毕,电车开始运行。

九月,大明户部尚书孙嘉淦上疏,言天竺四省及麓川已经恢复“摩刘之乱”前的情况。

腊月,齐国“齐水发电站”竣工,年发电量一千五百万千瓦时,可供西京城四万盏路灯点亮全年,并维持西京城电车线路全年运行。

九月,高铨又从云南当地的金鸡纳树及其同属植物的树皮中提取出奎宁,这是一种用于治疗与预防疟疾且可治疗焦虫症的药物。

这两种药物都对大明的医学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因此绍庆皇帝册封高铨为开化伯。

十月,齐国科学院在南极建立

爆发8.7级大地震,三十余万人受灾。

此次地震引发的海啸在一个月后抵达了大明瀛洲行省,导致瀛洲当地六万沿海居民受灾。

不等灾情过去,八月十九日巳刻,顺天府发生了强烈的地震。

在地震之前,忽然狂风暴雨大起,接着发生地震,掀动了桌椅,打碎了器皿,紫禁城内房屋倒坍严重,内廷、外廷均有损坏,皇极殿的一角也倾颓。

由于此时北京已经是两百万人的巨型人口城市,因此受灾人数达到了五万之巨。

经过四年的查案,两党牵扯出的官员多达三十二万四千余人,遍布军、政、民三界,算上其亲眷,牵连人数多达二百余万。

腊月二十日,绍庆皇帝朱伯海下旨,将这二百余万人全部流放中东四藩。

绍庆九年正月初一的正旦大朝会上,户部尚书周栋上疏,称拆分皇店后,国营工厂、商会利润提升明显。

绍庆八年全年,国朝仅对国营商会就收到了七千四百万两的纯利润,全年岁入一亿七千七百余万,较之新政前提升二千三百余万两财政收入。

七月,云南大学医学学士高铨在车里府发现罂粟,并从中提炼得到药品吗啡。

六月中旬,朱伯沐奉旨抵达京城,与朱伯海在云台门洽谈此事。

六月二十七,朱伯沐返回齐国,大明宣布从明年正月初一开始暂停对齐移民通道。

此事公开后,当期的销售量达到两亿八千六百余万份,海内外都对此事十分上心。

七月,大明引进齐国电车,并准备在北京、南京、开封、洛阳、武昌、成都、昆明、西安、杭州、广州等城新建电车线路。

十月,户部上奏印度厮当、昆仑、中东等诸藩人口数量,其中以印度厮当诸藩为最,诸藩国合计一亿六千万人。

冬月,瀛洲地区流传“天皇子嗣尚在”的消息,但很快被锦衣卫侦破,并将传播消息的三百余人捉拿流放。

绍庆九年二月,齐国将西京地铁更换成为电力火车。

五月,大明户部尚书周栋上疏,阐述了齐国与大明的工业情况。

其中,大明生铁产量两千五百万吨,钢产量一千六百万吨,煤产量五亿三千万吨,粮食产量三亿五千万吨,电力九千六百万度。

齐国生铁产量一千二百万吨,钢铁六百万吨,煤炭两亿吨,粮食九千八百万吨,电力七千四百万千瓦时。

绍庆七年正月,漠东、北山遭遇大暴雪,牲畜冻死三万余头,内阁拨银十五万两抚慰。

四月,大明军备院马尚全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可摇摄的转机,并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张彩色照片。

因此,绍庆皇帝朱伯海是第一个拥有彩色照片的大明皇帝。

七月,齐国成山中尉朱怡铖以学士身份进入科学院。

九月,朱怡铖研制出留声机,并亲自录制了世界上第一张唱片,尽管他五音不全……

绍庆皇帝朱伯海与在京文武官员都住进了长安门广场上临时搭起的帐篷中,没敢回家理政和休息。

这场地震造成的恐慌,甚至引起出兵在外的大小官员的忧虑,刑部尚书朱铖甚至上疏,以天启年间的地震,与此次地震为由,建议迁都返回南京。

对此,绍庆皇帝朱伯海犹豫不决,但最终还是没有决定迁都。

之后十日,北京余震不断,但终究没有出现什么伤亡。

八月三十日,在地震过去之后,绍庆皇帝随即下旨安抚灾民,凡有屋宇倾圯者,均派工匠为其修缮,并严禁官员工匠向百姓索要费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必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