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网>都市言情>大魏芳华> 第四百八十四章 夜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八十四章 夜袭(1 / 2)

不久之前还比较宁静的军营,一时间笼罩在了粗犷雄壮的战斗气息之中!

就在这时,钟会的声音道:“幸得秦将军早已做好防备。”

秦亮回顾左右,目光停留在羊祜脸上,说道:“我叫马孝兴调一队精骑给叔子,叔子去汉城西北的军营,传我的将令,约束诸将、不要心急乱追。”

秦亮立刻提起毛笔,在马钧纸上飞快地写了一会,又拿起大印蘸上印泥,在纸上一盖。羊祜上前接了过去。

忽然一个部将诧异道:“不是西边的姜维袭营,而是东边的汉城在突围?”

众人纷纷附和道:“是阿!!”

秦亮的笔还没放下,接着又亲笔写了两份军令用印,交给辛敞道:“分别派人送给潘忠、熊寿。”

祁大道:“遵命!!”

秦亮顾不上理会说话的人。阳安门东边的地方只有那么大,秦亮已经在此地耗了很多天,当然早就打探清楚了周围的地形情况,甚至哪里有个村子他都知道。

夜战对双方都不是好事,姜维应该是被逼急了、才会在晚上发动。

秦亮回应道:“我猜到了蜀军可能会突围,倒没想到姜维挺果决,这么快会来救汉城守军。”

部将道:“原来如此。”

确实幸亏有备!否则魏军在阳安门与汉城之间、若是忽然遭到城内外夹击,加上又在晚上,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也并非毫无可能!

果然是东边魏军营寨的急报,汉城蜀军从西城和北城冲出来了!

旁边顿时传起了人们的说话声,武将们向秦亮揖拜道:“秦将军真是料敌先机,末将拜服!”“汉城贼军果然突围了,姜维等人必定是先商量好的。”

但秦亮当然不会慌!!不管战斗发生的位置,魏军主力在这一片,人数、战力都超过了蜀军。

当场许多人的反应很大,又是一片喧哗。

辛敞等一起揖拜应允。

这时马隆祁大的军队陆续到来,到了中军营寨前面。无数的火把聚集在一起,附近的光线很快就明亮起来。

辛敞道:“喏。”他拿到军令,自己先看了一遍,然后才出帐篷去安排人手。

今夜濕冷,确实不是好时候。

秦亮被人惊醒之后,已迅速从被褥中起来,他快步走到帐门口,掀开油布观望。迎面一阵寒风袭来,其中还夹杂着冰凉的细雨点,他没忍住打了个寒颤。

入睡之前秦亮没有卸甲,但也清楚地记得、那会还没下雨。铠甲里面穿着厚实的衣裳,但这样和身盖着被褥、睡觉时没有活动,猛地一下吹了风,感觉实在太冷了。

刚进来不久的祁大的声音道:“姜维军忽然发动了夜袭!”

秦亮已经听到了西边传来的动静。若非前线发生了情况,此时又冷又黑,不可能还有那么多人声嘈杂!

不过除了西边前线方向,别的方向、所有景象都笼罩

秦亮沉吟道:“我们事先虽然商议好了如何应对,但此番遇到夜战、光线不清,容易造成混乱。这种时候,更不能犯错。如果在最后关头给了蜀军机会,不是要悔之莫及?”

今夜的雨其实很小,雨点又细又稀疏,不过空气潮濕、气温又下降了,空中有点雾沉沉的。西边人声喧哗,大片的火光映得天边也变了颜色。

秦亮环视周围,开口道:“勿急,按理熊伯松部兵马未动,先前我又派人提醒过他。现在贼军从山沟里钻出来,会立刻遭遇熊伯松的进攻。”

马隆是帐下督,部下的将士就在中军附近。此时他也在大帐中,便与羊祜一起向秦亮拜别。

秦亮几乎从不上阵冲杀,但他习惯跑到战场上去关注战斗的进展。这会几乎什么也看不到,他心里总觉得不太安心。人的一些行为习惯,确实不好改。

过了一会,远处便有声音道:“秦将军,有急报!”

不料就在这时,又有信使快马来报:“走马岭中的关山沟,有贼军冲出来了!!”

军队人数太多的情况下,白天都很难看清楚战场全貌、晚上更看不清楚,此役必定容易造成混乱。

他遂说道:“周围还有多处军营,不会有什么事。何况马孝兴与祁大的兵马凑在一起也有两千余众,遇到贼军亦可一战。”

秦亮接着唤来辛敞、王沈二人,下令道:“卿等留在中军,若收到重要消息,即刻派人送到东边来。”

深夜最是容易打瞌睡的时候,但秦亮此时的精神非常好,完全没有了半点睡意。规模这么大的战斗很久没有发生了,虽然发生得有点突然,但是秦亮已经意识到、这应该就是两军在汉中的最后一次角逐。

目前的情况、若是乍一看,仿佛是敌军发动了全线反攻!西边阳安门、东边汉城、北面走马岭山沟里都有敌军冲出,而魏军就在中间位置。

秦亮继续往前走,到了藩篱外,这才停下脚步,面朝西边观望了一阵。

他随即对祁大道:“派几个人去熊伯松那边,看看情况。”

很快有甲士下马,步行上前禀报。

秦亮退回账内,踱了两步,对祁大道:“再等一阵,汉城那边必有人来急报。”

祁大怔了一下,抱拳道:“将军英明。”

此时秦亮的心情倒比较复杂,除了紧张,渐渐回过神来后他还有些高兴。其实像之前那般一直对耗下去,秦亮也非常不愿意。

没一会司马王康最先走进了帐篷,接着羊祜、王沈、钟会,以及一些部将都陆续来了,大伙纷纷拜见秦亮。

秦亮还礼之后,跪坐在了简陋的木案后面,埋头看手里的一张图纸。他当然记得附近的地势、以及布兵情况,但看着图上的标记,更容易想起形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必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