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网>都市言情>大魏芳华> 第六百一十三章 狼来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百一十三章 狼来了(1 / 2)

秦亮有一会没回应郭太后,稍微走神了。他心里又寻思,邓艾对战场形势的嗅觉不错,应该能庙算到、在这个时间不可能偷袭成功??

秦亮先是将今年的部署、大致叙述

辛敞走在秦亮侧后,随即开口道:“各州大中正报上来了名目,仆随后便送到大将军跟前。”

郭太后的声音道:“我听说吴国主孙仲谋病重,仲明为何反要抄略蜀汉?”

他说罢又看了一眼身边的官员们,目光所及,有的人立刻稍稍弯了一下腰。

众人纷纷揖拜:“恭送大将军!”

这时秦亮终于回过神来,恍然道:“等孙权死了,我军一时也拿吴国没什么好办法。秋冬季节,魏军只能走中渎水一条路,才能长驱直入江南。春夏时节、肥水与施水连通了,战船倒是可以从淮水、甚至颍水汝水进入大江,但魏军将士不适应湿热气候,可能发生无法控制的情况。”

此言一出,垂帘中的郭太后立刻投靠了目光,隐约中有惊讶之色。

秦亮穿戴整齐,走平时的路线进宫。从东掖门入宫门后,他带着随从立刻向北面走,通过漫道、就到了尚书省庭院。

前线的主将,是可能不听朝廷军令的!正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何况是大将军府的军令。

真正要摆脱这种提心吊胆的处境,至少也要封王封公、能把不臣之心摆到明面上的时候!

所以秦亮能在人前表现得自信从容,却从不狂傲,内心一直比较谨慎,大概是因为清楚自己的处境。

召见的地方在殿中閤门。

秦亮转头道:“泰雍过一会再来閤门见面罢。”

秦亮只是拱手还礼,便阔步走了进去。

慎重起见,须得写信叮嘱邓艾、或者干脆下令陈泰去督军。

他接着说道:“此役由雍州刺史邓艾负责,东路则遣马隆、胡奋两员大将南下。由邓艾坐镇西路、佯攻剑阁,并调兵打通阴平道,以牵制蜀军兵力。”

正如接见贾充时的言论,秦亮对西线的谋划、先是进行一次袭扰。时间就在今年秋季。

从汉中郡、梓潼郡等地出发,南进蜀汉国,中间隔着米仓山,大致有四条路。从西到东,分别是阴平小道、金牛道、米仓道、间道(荔枝道);条条道路通益州,其中真正能行粮车、畅行大军的大路还是金牛道,关键可以直揷川西平原!

不过东边米仓道与间道也可以行军,魏国前期、便曾走东路去抢过人口。

秦亮今年的部署,正是故技重施,派人走米仓道与间道,南下益州东部袭扰。同时在西路陈兵,配合以佯攻。

战果大小不是重点,主要是为了分散蜀国的注意与兵力。让蜀军不得不在各个方向设防,为明年创造出重点突破的战机!

历史上魏军走阴平小道偷袭,其中最艰难的一段、正该是阴平南面的摩天岭。但因如今魏军占领了剑阁北、葭萌关等地,便已可以绕过摩天岭、直接去攻打江油关,比走原来的阴平小道还要容易一些!

邓艾此人很贪军功,确实有抢功的可能。而且邓艾又是个头铁之人,不像陈泰那么懂朝廷格局、人情世故。

阁楼里面不见宦官,只有三个女子。其中甄夫人站在外屋,秦亮刚走进去,便立刻发现、齐王妃甄瑶竟也在郭太后身边。

还是原来那栋阁楼。不过这次里面的垂帘、设在了里屋门口,相当于召见的地方是两间屋,空间要宽敞一些了。

其实邓艾只要不抢灭国之功,别的军功都好说。邓艾五十余岁的人了,以后就算居功自傲,秦亮也能容忍,看谁活得过谁!

只见大伙的衣裳颜色并不一致,乍一看去不太整齐,但并非用颜色分品级高低。穿红色是季节的原因,穿黄色乃因魏朝属土德。

宦官黄艳却道:“中台勿急,大将军先要奉诏觐见殿下。”

秦亮以前不是这样的,完全是在魏朝现学的心态。人在其位,一定不能有半点心虚!

眼下宫女宦官都在阁楼外,但阁楼南边的房门是敞开的,所以秦亮不能太随意,只得保持着礼仪、若无其事地禀奏正事。提及军国大事,齐王妃、甄夫人先从后门退走了。

秦亮心道:殿下没带过兵,但见识过朝廷的诸多言论,似乎还是懂点军事。

秦亮莫名感觉有点緊张!其实郭太后与甄夫人都是熟人,甄瑶的身份气质却不会给人压力,一时的緊张、或许是环境所致罢。

他走近垂帘,仍然行稽首之礼,恭敬地拜道:“臣亮,拜见皇太后殿下。”

郭太后的声音略带喜悦,马上说道:“大将军快请起。”

灭国的打算,秦亮从未说过。今天忽然说出来,难怪郭太后诧异。

郭太后最近召见秦亮、一般都在殿中区域,因为不用出皇宫。但是相比闲置已久的东宫,这地方人太多了,一想到要悄悄做点什么事,他便下意识感觉不太放松。

另外,魏军在蜀汉北面大规模聚集调动,不太可能瞒过敌军细作。蜀军发现今年是袭扰,待到明年魏军再来,还是不是袭扰、蜀汉人便没法确定了。

如同狼来了的故事一般。

况且西线魏军的准备还不够充分,今年不适合急于发动大规模的进攻。不如趁此机会搞点事,让蜀军也别瞎琢磨葭萌关等地。

作为魏国大都督、大将军,秦亮可以直接向陈泰邓艾下达军令。不过像这样有预谋的军事行动,秦亮还是先上奏了郭太后,走个过场。就像他可以带剑上朝,但一般不会携带兵器。

奏书经过黄门郎、通事郎送入宫中,次日郭太后便派人传诏,欲召见秦亮。大将军的奏书,估计官员们是优先处理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必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