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网>都市言情>大魏芳华> 第六百六十三章 归途在即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百六十三章 归途在即(1 / 2)

众将也顿时跟着笑了几声。

祁大揖道:“仆将提前准备路上的用度。”说罢掩上木门退走。

魏朝都督二州的大将,有各级官员分权,并不具备像西晋藩王出任督军的那种威權,但秦亮当然也不愿意、把都督蜀地的重要官位交给有隐患的人!

陈泰此人凭借其父陈群的威望,平常不太愿意去巴结权贵,立场却应该没有大问题。

当时东吴的西陵督步协,果然遣将,以援救蜀汉国的名义、向白帝城进发。罗宪拒绝吴军通过白帝城附近的水道,吴军却继续进军,他遂率军占据险要位置、以杛弩等兵器攻击吴国战船!!吴军遭受了一些伤亡,只得暂且退走。罗宪随后送信给胡奋,表示愿意接受成都的军令、带兵向魏将投降!

他遂开口道:“由士载来接任雍凉都督、驻守长安。”

马隆瞪圆双目,用力抱拳道:“仆谢大将军恩赏!”

秦亮一边点头道:“玄伯留守蜀地,我便比较放心了。”一边又打量着鬓发白的陈泰。

汉末以来各地割据,恢复了州牧;及至魏朝又重新开始中央集权,任命州牧非常慎重,一般都是刺史。刺史品级待遇不高,但魏朝战争频繁,单任刺史并不常见,一般都要加四品、五品将军号,既有权又有品级。所以都督刺史,都会被人们当作州一级的官员。

涪县之役时,正是潘忠部最先突破蜀汉军中路,他不过是说得谦虚罢了。文钦斜着眼睛回应潘忠的目光,现在果然不好再说什么。

天黑之后、秦亮刚准备歇息,忽然又收到了胡奋从东边送来的消息!成都城门已经关闭,信使是坐竹筐进的城,连夜将军报送到了县寺。

秦亮没有多言,提醒一句便已已服众。参加了伐蜀战争的将领们都知道、剑阁之役的危险性,多半也明白此役对秦亮的重要!此战中做出重要贡献的王濬,得到提拔并不奇怪,何况王濬也管过战时后勤。

另外陈泰要比邓艾懂征治,除了带兵作战,他也不是个残暴的人、常有怀柔手段。如在雍凉任上,士族亲朋曾托陈泰去捉羌族人做奴婢、他便没有答应。

陈泰揖道:“仆领命,绝不敢懈怠!”

因此秦亮为了尽快稳定蜀地,才要陈泰改任梁益,而没有选择邓艾。

诸将相互寒暄闲谈,不过在秦亮面前、大伙仍然比较注意言行。

唯有熊寿嚷嚷了一句,杨威则对熊寿骂骂咧咧。他们与潘忠、张猛等人是一样的出身,起初都是被曹爽排挤出中军、然后跟着秦亮去了庐江郡。但杨威熊寿二人在曹爽伐蜀时,曾与秦亮同患难,说是过命的交情、也不为过。

秦亮没管他们,只顾着对文钦等人说道:“剑阁之役,跟着乘木筏走西汉水过来的人,其中有凉州军、汉中都督的人马,还有孝兴的部下,跟着我回洛阳,将士都编到中军。尔等缺额的兵员,再从别处调遣。”

邓艾、文钦、马隆先后拜道:“遵命!”

这时大伙才回过神、秦亮在说正事了,遂转身看过来。

王濬回应大伙之时,又不忘向秦亮揖拜,直白地说道:“大将军知遇之恩,仆至死不忘!”

从邓艾面前走过,秦亮又看向马隆:“孝兴此次是漂流西汉水的前锋,累功可以去扬州做刺史了。”

胡奋兵少,又担心吴军还会来攻打白帝城,故回信、叫罗宪暂且仍驻守巴东郡。胡奋则领兵先去江州受降、占据上游,同时派出信使,急报成都!!

秦亮了解到情况,叫祁大送走了信使。他观望了

有时候,人还是要看关键时刻的选择!当初王凌忽然薨,秦亮在汉中进退两难,位于关中后方的陈泰,

这时秦亮看了一眼外面偏西的太阳,遂道:“稍后诸位去阁楼厅堂,一起吃晚饭罢。”

潘忠侧目看了文钦一眼,率先说道:“治军、部署皆由大将军,末将不过是奉命执行大将军的军令,实不敢居功。”

王濬的官职,确实如同长了翅膀。几年前他还只能跟着丈人讨生活,丈人一死、几无安身立命之地,短短数载,竟然干到了州一级!

秦亮自己便坐过各种官位,当然明白魏朝的仕途情况。其中有几道坎,大多人做一辈子官、也没法迈过!

诸将纷纷附和,“大将军言之有理!”“大将军为辅政大臣,自当为朝廷分忧。”

只要没有当场吵起来、秦亮便不用在意,他只说道:“上了奏表,太后与诸公自有论断。伐蜀之战既已结束,仲若便先回凉州管好兵马,等着调令。”

胡奋走米仓道出击,本来是佯攻蜀军,分散蜀国的注意力。等到刘禅投降、传诏各地,胡奋因此顺利进入了巴西郡宕渠,接着欲往巴东郡劝降罗宪。

于是傍晚时秦亮又与诸将宴饮。不过食物比较简单,有酒有肉,几道菜便可以算宴席。

文钦拜道:“喏!!”

洛阳中军各方面的待遇都会好不少,司州南部的驰道、水路打通之后,将士们回家也要容易一些;所以秦亮才这么安排将士。

剑阁之役是最为关键的一战!当时诸将士没有退路,而且与姜维军交战的两天、几乎是在正面相互消耗,战斗非常残酷;然而诸部将士并没有溃散或哗变,由此可见,前军那些人至少是信任秦亮这个大将军的。

秦亮随即看向刚到成都的王濬,拿出了裴秀制作的那张图递过去,说道:“士治加四品奋威将军号,出任梁州刺史,以领兵备战东吴。”

王濬似乎心里有点准备不足,他愣了一下、才接过地图,立刻抱拳拜道:“仆愿为大将军前驱,定不负重任!”

大伙安静了片刻,随即向王濬道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必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