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网>都市言情>大魏芳华> 第六百八十二章 三生有幸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百八十二章 三生有幸(1 / 2)

这时秦亮的嫂子张氏道:“我们到洛阳为兄弟操办昏事时,

令君回应道:“我能有今日,全靠夫君。便是做了晋王后,嫂子仍是嫂嫂,还是叫我令君或弟妇罢。”

有人端起了酒杯,众人纷纷举杯、一齐说道:“恭贺王后殿下、王夫人。”

令君平常不太在意荣华富贵,但现在能得到那么多人的称赞、尊重,并且可以随心所欲,她还是非常受用的。兴许她一直都很在乎人们的评价,只是以前不想强求罢了。

在无数眼睛的瞩目下,令君与玄姬缓缓走上了正位,平稳地跪坐在席位上。

因此王宫设庆功宴的时候,不仅来了大量的文武官员,而且女眷妇人也来了不下百人!!许多妇人都想去结交王后,甚至家里人支使她们前来、至少在王后跟前混个面熟。

席间的妇人女郎们没有起身,径直在席位上俯拜:“妾等拜见王后殿下、王夫人!”

大部分人都更关注令君这个王后,但也有人最在意玄姬。除了白夫人,便是羊徽瑜。令君的动作平稳舒缓,并未左顾右盼,但她留意到了羊徽瑜。羊徽瑜正默默地细看着玄姬的打扮,从蚕衣到首饰、观察得非常仔细,或许是在琢磨、那一身穿在她身上是否好看?

人们这才从席位上站起来,躬身迎王后到上位入席。

不过令君当初是真的没想那么多,更没期望自己这辈子,还能有如此高光之时!一切不过是阿父的安排,从一开始就没想得到太多,因为秦亮成婚的时候、还是个刺史部的掾属!!后来令君也没敦促秦亮上进,他自己的心里倒是经常担心、日子过不长了。有时候妇人的命运,确非强求不来。

原大将军府改名之后,实际是合并了两个府邸,即晋王宫、相国府。秦亮的部署是以相国府为主,进而名正言顺地继续控制朝廷军政。晋王宫为辅,主要是掌管礼仪名分,以及府邸中的内务。

至于晋王国十郡之地,依旧由郡县官员治理,只是赋税直接由晋王宫调用、官员任命也用晋王金印,程序上无须再经过朝廷了。因为秦亮仍居住于洛阳,掌握的洛阳中军、朝廷人力物力,比王国那点地盘的兵力人口规模大得多。

遂以王康为相国中卫将军;加上饶大山、马茂为相国司马,共同辅佐管理相国府卫军,以及中垒、中坚、倵卫左校、北五营(编入了大量参与剑阁之役的雍凉中外军)军务,以及洛阳中军的中下级武将人事。

洛阳中军的校尉以上大将,全部到相国府兼领参军;步军部曲督、骑督、参战将则任相国参战。但秦亮又专门辟蜀国人费恭为相国参军。

陈骞,以及钟会等参与了剑阁之役的掾属皆封侯,陈骞为相国右长史(尊右),钟会为左长史,干预朝廷政务。另有从事中郎、主簿、舍人、掾、属等官员辅佐处理诸事。

张氏大喜,回顾周围、洋洋得意地说道:“我们家仲明,在家时便是文武双全、诗赋音律无一不通,所以当年就能娶到王后这般才貌无双的女郎!!”

不过张氏亦已是侯爵夫人,令君心里清楚、将来张氏也能做王后,不都是倚靠了仲明?大哥秦胜其实为人不错、做事也沉稳,但若仅是如此,他一个地方豪族出身的人,不可能得到这么高的地位,终究还是靠兄弟打江山阿!

其实即便出身大族的妇人,不到白发苍苍、亦很难居于尊位,大半辈子都得小心翼翼地看长辈脸色,稍微做得不好,就要被教训

令君前往高台前,按照皇室赐予的礼制穿戴,以青红色蚕衣为单衣,并有彩色绲带、印绶。梳大手结,装饰以墨玳瑁、簪珥、步摇,黄金为主、配以白珠。玄姬也是蚕衣礼服,只是颜色与细节上不同。她们本来就生得貌美,此时整个人是雍容华贵、又不失典雅,简直光彩照人!

而且令君的仪态一向平稳端庄,她刚走进大厅,乌泱泱一大群人便立刻投来了惊赞的目光。

令君有点不好意思,只得微笑道:“夫人言重了。”

又有个妇人道:“听闻王后殿下知书达礼、宽仁待人,妾等敬仰之至。”

王宫前厅庭院里、原先招待女宾的敞厅根本坐不下,故开了内宅门楼,设女宾宴厅于湖畔高台中。

晋王宫暂时只任命了左长史一人、即荀勖,郎中令兼秘书令朱登,谒者令黄远,家令则是女官吴心。黄远不认识多少字,但有属官书佐帮他。

秦亮之前做大将军、以及历次出征中拉拢了一大批人,现在倒是省事了,把原班人马的头衔换一下,整个晋王宫、相国府的架子就能立刻搭建起来!

接着秦亮赶快给阿朝取了个大名,叫秦旭。因为上书提到阿朝时、用小名不太好,该有大名了。很快令君便被封为晋王后,长子秦旭则封为晋王世子。秦亮又派荀勖去王家,以孩子们都依赖玄姬的理由,议定封玄姬为晋王夫人,地位仅次于王后,位比县侯,俸禄两千石、由晋王宫支取。

一向没有纳妾的秦亮,忽然又封了王家的妾生女为夫人,洛阳许多人都在悄悄议论。大多人都认为、秦亮是为了巩固与王家的姻亲盟友关系!只有原来与何骏结交的一些人,才会猜测晋王看上玄姬,可能没那么复杂、根本就是因为美色;因为多年前坊间就有传闻,玄姬貌若天仙,什么偶然看到一眼、好多天都睡不着觉云云。

不久之后,知情不报、包庇叛國者的夏侯玄,向廷尉交了赎金;夏侯霸家眷、以及夏侯玄都顺利渡过危险。或许是羊家的什么人,把家里的事传出去了,说是羊徽瑜与晋王后私交感情极好,因为羊徽瑜向晋王后求情,才影响了晋王的决策、放弃党同伐异的谋划!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必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