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网>都市言情>大魏芳华> 第七百零三章 天予不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百零三章 天予不取(1 / 2)

里屋更暖和,而且椅子坐着也舒服。如果有属官进来谈正事,他们会自己叫书佐跟着进来,旁边有书案、胡绳床、筵席等家具,书佐可以坐在那里负责记录。

孙鲁育竟在信中问秦亮、为什么要骗她,说她已经知道“上次试问之人”就在洛阳。说的就是潘后,并叫潘后做好自己的本分,估计是暗示潘后为孙权服丧。

秦亮道:“有闲的时候,我们再谈谈丹青之道。”

秦亮想了想道:“士季所言,不

秦亮手里拿着毛笔,指着桌案对面,“有椅子,士季坐罢。”

就在这时,木门“笃笃”响了两下,钟会独自推门而入,没有带书佐进来。

就在这时,任相国司马的马茂看了一眼上位,开口道:“仆在吴国时,与诸葛恪、孙峻、孙弘等人都打过交道,那几个人一向是貌合神离。如今吴王孙仲谋薨,他们迟早必有内讧,大王不如再等等看。”

上位的秦亮不置可否,犹自翻看一副地图。

不过回信暂时写不完。因为孙鲁育的信还应该拿给潘淑看,问一下潘淑有什么要对救命恩人说,秦亮帮她在信中回复。

如果只是攻打荆州,都督荆豫的王昶是王浑的父亲、很可能取得战功!不过大伙为家族着想、有自己的倾向,此时是很常见的事。所以陈骞只是听着,没有表达主张。

秦亮听罢立刻说道:“卿等各有道理。但若现在才开始部署、时节并不恰当,此事容后再议。”说罢向荀勖侧目。

钟会笑了一下,说道:“仆偶然听到流言,说大王找了方士作法,欲窥天机。”

当初秦亮对于伐蜀十分积极,不惜力排众议、冒险强干,因为他要以灭国之功为封王做背书,大功十分关键!不然封王的理由不充分,摆上台面的时候、必定底气不足,更做不出来三辞三让的好看吃相。

西厅议事罢,众人纷纷告辞。秦亮也离开了西厅,到了里屋办公。

当小虎的书信送到洛阳时,已是腊月下旬。

至于孙权去世的消息,秦亮刚从隐慈那里听说了。马茂回来之后,魏国在建业髙层没有了卧底,不过像东吴国丧这样的大事、校事府藏在商队里的奸细也能知道。

深冬季节,洛阳即便是晴天、没有下雪,到处的积雪也未融化。此时晋王宫的面貌、相比深秋初冬那会的凋零,景色反倒少了一些萧瑟;重檐上、围墙上的双坡檐顶,都铺着一层松软的白色,积雪挂在树枝上银装素裹,好似也变得丰腴了。

相国长史陈骞目送着长兄的背影,自己也准备离开长史府、随即前往西南边的前庭阁楼议事。

陈骞的长兄就是廷尉陈本。朝廷里的官员除了文书来往,有时也会来相国府(晋王宫)拜见晋王,今天上午陆续就有九卿、尚书等官员来过,也包括陈本。因为陈骞在相国府任长史,长兄见过大王之后,顺便也来长史府见了一面。

钟会的目光有意无意地拂过,随即站了起来,揖道:“仆正要回长史府,见大王在此间、便来闲谈几句,不敢多耽搁大王公务,请告辞了。”

秦亮当然不赞成王浑的主张,他现在对于局部战役是毫无兴趣。天下只剩下东吴没有一统,如果仍是看到一点机会就想蚕食、完全就是在浪费他的精力,不如等到各方面都准备好、直接发起灭国之战!

况且目前秦亮对于大举进攻东吴、再次发起灭国之战,同样也不着急。人的处境与目标变了,对于类似的事、态度便会有很大的变化。

于是大伙继续谈祭祀和礼仪活动的事宜。

秦亮也不太在意,拿起笔先提起大魏吴王薨了之事,写几句慰问的话、让孙鲁育节哀顺变。又说即使潘后真的在洛阳,时至今日又何必非要逼问、而影响她的清誉呢?

钟会道了一声谢,依言在椅子上坐下,接着用随意的语气说道:“听说大王此前寻来的道士张道德,受辟为晋王国大夫了。”

“是阿。”秦亮轻松地回应。

然而多大的军功、可以名正言顺地封皇帝呢?如今的大功对于秦亮来说、并非毫无作用,提高威势还是很有用的,但显然已不是最重要的因素了!所以东吴之患,当然不是他目前的优先关注方向。

钟会点了一下头:“原来如此。”他沉吟片刻又道,“仆倒是以为,道士方士有时候确实有用,有些人就信玄虚之说。”

秦亮淡定道:“其实只是私事,我有一旧友,曾相助于危难之时。张道长是旧友的师父。”

先前兄弟俩在书房里说话,长兄倒提起了几个月前的一件旧事。当时夏侯霸的事让一些人很緊张,长兄原以为、大王至少会试探一下他这个廷尉,趁机测试他是否愿意为晋王宫效力。但几个月过去了,大王并没有那么做,似乎对于陈家很是信任,毕竟陈骞在这里做长史!

“嘎吱嘎吱……”陈骞的靴子踩进积雪里,发出有节奏的声音。他抬头看了一眼阁楼那边,一缕黑烟正飘向空中,因为此时没有风,那黑烟仿佛凝固了一般。那是阁楼里烧石炭取暖的烟雾。

果然等到陈骞走进西厅,便顿时感觉暖和了不少。他向跪坐在上位的秦亮揖见,遂来到了前侧席位间入座。没一会,属官们都几乎到齐了,其中也包括了、不久前被征辟为相国文学掾的卢钦。

今日聚在一起议事,本来是要谈谈临近年终的一些安排,尤其是有关祭祀礼仪的事。但东吴孙权去世的消息、大伙刚刚得知,自然谈论起了此事。

相国府从事中郎王浑建议道:“东吴在荆州之地,仍有多处城池郡县、位于江北。大王可趁此机会,调动兵马攻打荆州,吴军定无暇救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必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