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网>玄幻小说>唯有神> 第459章 神要让西兰再度回到大地二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59章 神要让西兰再度回到大地二合(1 / 3)

身为古言学者的贝尔凡其实好几次都想尝试升阶仪式,但因为书里面的警告,他都止住了自己的念头。

没有万分准备,贝尔凡不会拿自己的性命去冒险,毕竟一旦没了命,就不能再继续研习古言了。

“老师,喀古好像对升阶仪式很感兴趣,他私下和我交流过,想要做些尝试,或许能够青史留名。”

穆拉王子随口说道。

贝尔凡摇了摇头,略带呵斥道:

穆拉王子这时不由地忧心问道:

“万一认识的工具出错了怎么办?你也知道,我们根本没多了解神创道途。”

贝尔凡爽朗地笑了起来,抓住胡子道:

“再差的工具,总好过没有工具。”

老师的话语让穆拉王子猛然醒悟,是啊,再差的工具总好过没有工具,即便是出错了也不要紧,留到之后再做打算吧。

那个时候,世人们实在太过年轻,

以致于对新时代的认识用一本书来就足以概括。

贝尔凡的研究取得了进展,最先得知的当然是他的学徒们。

“老师,你为什么将道路分成七个阶层?”

穆拉王子不由地问道。

可以看到,两条道途之中有重复的古言,贝尔凡注意到这点,这给了他极大的启发,在书稿上留下一句公理,

“凡是临近的道途,必有互通的古言,必有互通的领悟。”

写完之后,贝尔凡将这张书稿恭恭敬敬地放在书稿堆的最上面。

这些天来,炼金术士光是书稿便写了上千张,其中还不包括各种废稿,即便都是亚麻纸,但换算过来,仍然足足要上好几枚金币。

在少有的歇息时间里,贝尔凡会骄傲地看着自己的书桌,那些书稿成堆地沐浴在日光之下,不日以后,自己要将它们编纂、装订成书,并在那封面上简简单单地留下一个单词…

贝尔凡为手上的研究近乎废寝忘食,他原本规律的生活被他的研究热情打破了,沉迷于一个个古言之中,寻找着彼此间冥冥中的联系,他常常为此熬至深夜,以至于时而要让自己的学生喀古或穆拉王子为他代课。

这位炼金术士对古言的热情是难以想象的,他的情绪也随之起伏不定,原来那副温和儒雅暂时消去,取而代之的则是不耐烦、焦躁、急切,整个人就像变了个人似的,他甚至还因为打扫书房一事而大骂王宫中的佣人,发泄自己的情绪。

不过一切都是值得的。

在贝尔凡夜以继日的努力之下,他不仅一一将那部无名典籍上的描述验证,而且还初步确定了两条神创道途的前段,并且大致框定了这两条道途的古言范围。

每时每刻,贝尔凡都庆幸自己得到了那部无名典籍,同时又懊悔自己手中只有一部典籍。

“伱们不要私下随意开玩笑,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倘若一招不慎,谁都不清楚你会遇到什么,况且我现在得到的成果不一定全对,很可能存在着致命的失误……”

贝尔凡本着一位学者的严谨教训了穆拉王子一顿,并要求这位王子原话转告给另一位学徒喀古,面对这两位最为好学的学徒,贝尔凡从来都是格外爱惜,并将他们视为能够继承自己的衣钵的人。

有朝一日,自己做了黄土随风而散,那么便是穆拉王子与喀古接过自己的研究,而等他们也阖上眼睛,入了墓地,便是他们的学徒来接过研究,一代又一代,一年又一年,或许终有一日,世人们能够全然理解神的恩典。

……………………………………………

………………

“老师,你尝试过升阶仪式吗?”

穆拉王子想到了什么,好奇地问道。

贝尔凡摇了摇头道:

“还不成熟、还不成熟…我只是做了几个小小的实验,在再加上书里的描述,大致勾勒出了一个升阶仪式。

我还没真的尝试过…根据书里面的描述,尝试升阶其实并不是一条坦途,相反它狭窄、难行、满是坎坷,一不小心,就会迷失在灵魂深处。”

在贝尔凡初步构建的理论体系里,他将神创道途的不同进展分成了七阶。

“因为诸神便是分七阶。”

贝尔凡耐心地向自己的学生解释道:

“我们是这条道路的开拓者,说实话,对于神创道途,我们很无知。

正因为我们无知,所以当务之急,是先认识它,了解它,分成七阶只是一个认识的工具。”

《道途》。

贝尔凡并不知道。

这简简单单的名字,将在日后成为一个学科,其光辉乃是古言学里最为耀眼的存在。

当后世的学者们提起贝尔凡时,

他们常常会说,

庆幸在于,自己能通过典籍的描述推测出许多古言的秘密,而无需费大量的时间来试错,自古以来,不知多少古言学者倒在了试错一步上,从而未立寸功。

而懊悔在于,自己只有一部典籍,按那书中作者所述,他足足写了四十部无名典籍,昭示着神创道途不仅仅是神的恩典,更是人的考验与转变,正如同先知诺恩曾在四十天后寻到精灵古王国。

若想完全了解神创途径,仅有一部典籍是远远不够,里面许多的记述都是孤证,以贝尔凡的能力根本无法将之证明完全。

他能做的,只是将自己的所知所得构建出一个框架。

大量的研究后,贝尔凡大致掌握了两条道途的前段,他将其分别命名为:过客之路、学者之路,前者他推算出了三个古言,分别意味着“沉默”、“观察”、“旅行”,后者则要更多一些,有足足五个古言,分别意味着“研习”、“细心”、“好奇”、“观察”、“忍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必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