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网>历史军事>平凡的清穿日子> 一六二、佟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一六二、佟家(2 / 3)

萱草又被称为“宜男草”,在古代送给孕妇,有祝福其生男的意思,的确很合适。但是……

“这时候哪里来地萱草?早谢光了。”淑宁问。

二嫫插话了:“姑娘,萱草就是金针菜,别院那边不是有么?干地也不要紧吧?”

淑宁被她提醒了,房山园子里本有出产,卖了一些,自家还留了几斤。不过,送的竹花荷包里装金针菜……她有些黑线。

算了,意思吉利就好。她差了个仆役回房山去取,第二天就送过来了。把干萱草装进荷包,打点好送人的零食与果子,淑宁走到正房去见母亲,以求得明天出门地许可。

所幸饭桌上只有女眷,舅舅去了衙门办差,外祖父则一向是自己用餐的。淑宁心想:大概外祖母也怕外祖父吃饭时训人,坏了众人胃口吧。

饭后服侍外祖母歇了会儿觉,表妹们是早早告退了,留下她给老人家捶腿。她口干得要死,只能强忍着。

终于,父母兄长都回来了。淑宁勉强忍住没扑上去,仍十分端庄地向他们行礼问她。母很满意地望了她一眼,借口说要给女儿几样东西,让氏扶着她进了里间。她们一走,淑宁就立马自己倒了一杯茶喝下去,才舒服了些。

氏此去足足过了将近两刻钟才回来,然后就暗示丈夫要告辞了。回家路上,淑宁问母亲到底与外祖母说了些什么,氏笑道:“也没什么,就是你选秀的事,你外祖母已经答应,过几天进宫时,就求娘娘去。横竖有延福宫娘娘一日,家就不会再出一位娘娘,还不如给姑娘们找个好人家。至于皇子,只怕你几个表姐妹更合适。”

淑宁大喜,这件事有了宫中妃嫔帮助,她起码有八成机会落选了。氏见女儿满脸喜意,不禁笑道:“别太得意了,让人看出形迹来,这事你自己知道就好。还有,虽说不求中选,规矩也还是要学的,不然叫人知道你是家的外孙女儿,却不识宫礼,人家会笑话你。方才你外祖母说,你样样都好,就是规矩上松了些,要我找个嬷嬷教你呢。”

以往淑宁虽跟母亲见过外祖母好几回了,但单独相处还是头一次。幸好外祖母人并不难应付。跟自家老太太完全不同。她一直很慈眉善目地微笑着,说话也慢条斯理,而且很会调节气氛。淑宁起初正襟危坐,不敢怠慢,后来见老人家和颜悦色,便放松下来。

起初母问了些针线女红上的事,问得很细,包括她学了哪种针线。会不会做衣裳。平时都做些什么。等等。应在今年下雪前孝敬她几对棉袜棉手套,她才满意地换了话题。

接下来是问功课,不是琴棋书画,而是经史。淑宁学经史,是很多年前地事了,已有些淡忘,母道:“这些学问上的事。咱们女子不必深究,只是也该知道些大概,别人问起不

窍不通。我看你从前也是学过地,这个冬天就好好从前地功课都拣回来吧。”淑宁只好低头应是。

这时已近饭时,氏的两个正经孙女过来了,一位十一,一位九岁。年纪都尚小。表姐妹们见过礼。才重新坐下说话。淑宁这时才知道,原来两位表妹小小年纪,也在学经史。不禁有些叹服。母却笑道:“不过是知道些皮毛罢了,难不成还真指望她们写出文章来?”

这时氏却与张保在烦恼,明日张保要去拜见陈良本,不知该送什么礼物。张保想送一套文房四宝,氏却觉得太薄了,要送两件古玩。张保说:“陈大人一向不收重礼,我

淑宁忙道:“额娘,我会好好学规矩,你教我就好,别找嬷嬷了。”万一找个容嬷嬷来可怎么办?就算是何嬷嬷也不好啊。

氏笑骂:“小鬼灵精,你当额娘不知道你的心思?放心,要找也要找个和气地,不会叫你受委屈。”

淑宁笑了,心情顿时轻松起来。

暂时还没开始学规矩,她先做些别的事。早就有打算去探望欣然了,但总要给准妈妈备几样合适的礼物才是。她问过母亲和二嫫,收集了一些零嘴,又用大红绸缎做了个荷包,上头绣了精致的“九子戏莲”图样,本来打算装些香料的,想到那些香料不知会不会对孕妇有影响,便打消了主意。

她向氏征求意见,氏说:“装些花草之类的就好,比如萱草就很合适。”

两位表妹不好意思地笑笑,谦虚几句,聊起别的事。淑宁在旁边冷眼看着,觉得两个表妹虽然容貌平平,却行止端庄,一举一动,都很严谨,而且十分善于察言观色,小小年纪,就比许多大人都强。

真不愧是有名地后族,但这样活着不累么?淑宁自问在礼仪方面已做得很好了,但面对表妹们,还是有些自愧不如,便悄悄重新坐直了,说话时更小心,手脚也摆得更规矩了。

母和孙女、外孙女们说起家务上的事。淑宁接触这方面地事已有好几年,倒是对答如流,老人家很满意。但两位表妹年纪尚小,有许多不足处,母便传授了许多自己地经验。淑宁在一旁听着,获益匪浅。

不一会儿,管家来报说,二老爷府里留姑太太一家吃午饭。于是母一摆手:“淑丫头跟我们一起吃吧。”

这顿饭却吃得淑宁极辛苦。一来是规矩严,连碗筷不小心碰出声音来,都要被外祖母望上几眼;二来她们吃地是面食,厨子手艺却一般,咸菜贼咸。淑宁就着半碟子咸菜勉强撑了两个饽饽下去,喝了碗面汤就不吃了,心中万分想念家中做的美味面食。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必读小说网